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股指期货杠杆比例 白云区2024年6月高质量发展举措十佳榜单出炉

发布日期:2024-07-13 20:25    点击次数:157

2023年以来,白云区在全区组织系统开展“六个争先创优”系列活动,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全面推进白云区高质量发展,激发“白云新活力”。

全区组工干部努力在大兴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作表率,争先创优、勇立潮头。

近日,白云区委组织部经过初选,由经济专班牵头部门联审,形成2024年6月高质量发展举措十佳榜单,推动在全区各单位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助力白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比学赶超,为白云区高质量发展打Call!

太和镇“四个模式”盘活资源共谋集体经济新篇

黄石街以民声“决”民生切实推动民生改善

金沙街打造滨江文体中心助力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鹤龙街高质量打造湾区中央法务区白云中心区

龙归街深化农文旅融合奋力攻坚“百千万工程”

区发展和改革局探索“信用+停车”模式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

区教育局多举措打造优质公办教育体系

区科工商信局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焕发新活力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聚焦“三突出”探索绿美生态白云路径

区供销社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太和镇“四个模式”盘活资源共谋集体经济新篇

一是创新优化土地配置模式。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推动太和镇沙亭岗储备项目落地,区政府取得约200亩产业出让地块,太和镇取得约158亩留用地,解决辖内企业用地需求,区公资公司取得约69亩土地开发权,沙亭村解决了汽车产业园、圣地云立方园区历史遗留问题,兴丰村100亩留用地落地,多方联动做地达到共赢。

二是探索留用地多元开发模式。推进营溪金铂广场、头陂帽峰小镇、穗丰兴丰头陂留用地等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0万-500万元。拓宽留用地兑现模式,通过留用地物业置换形式,结合环保搬迁安置项目,配套规划云麓花城商住一体化建设,推进160亩留用地落地,致力打造集文旅、商住、城轨枢纽于一体的太和新城TOD。

三是盘活红线内资产交易模式。注重完善交易规定,印发《关于太和镇各征地拆迁项目征地红线内集体资产交易问题的通知》,原则同意被征地村在不影响征拆进度的情况下,对征地红线内符合交易标准的闲置资产按规定开展交易。新规实施后共审批18宗红线内闲置集体资产并成功交易,为大沥、田心、营溪增收457.9万元,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四是用好“一镇三街”优势互补模式。与景泰、黄石、新市街创新村村联建、村企联建、产业联建、城乡联建“四联并进”模式,加强结对村社之间的资金项目对接,引进三街优质产业企业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开发留用地。辖内白云五建公司总承包陈田村城市更新建设工程项目,截至2023年完成产值12.13亿元,纳税596.72万元。

黄石街以民声“决”民生切实推动民生改善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心调研。建立机制凝聚合力,定期召开街道大工委联席会议,制定黄石花园联合党委工作机制、书记“轮值”制度,成员单位紧盯薄弱环节建言献策。建强队伍激发活力,区人大代表结对联系128名民情联络员,组建多民族集聚“石榴籽微家”、的士车司机群体聚居“的嫂微家”等6个“微家”。建优平台融合助力,线下组织“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员、网格“五长一员”在民声直通车、政协委员共商中心等阵地开展座谈、沟通;线上利用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江夏微声音收集,实现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收集意见169条,解决率达97.6%。

二是坚持民主决策,精准选择。整合群众期盼项目形成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充分研究论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路径。拓宽公共决策载体,召开十件民生实事票选会,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员、企业代表票选决定黄石街民生实事项目。未入选的项目纳入“双微”行动,建立民生实事项目库,收集“街—村(社区)—经济社”3200余项民生实事。

三是坚持主动作为,精细推进。建立权责明晰、协调联动落实体系,搭建共治共享平台,对涉及面广、需多部门合力解决的项目,畅通“三大机制”共商共议;对需要区直部门进行统筹的项目,通过“有呼必应”平台合力研究,2023年以来召开呼叫会13次,解决问题31个;对实施主体单一的项目,由村居解决在基层。各联社主动加大投入集体资金建设民生事业,其中,近三年,江夏每年投入民生实事资金约为当年集体经济收益33%。

四是坚持全程监督,精诚共治。注重反馈“可见度”,用好党务公开平台,主动定期公开民生实事内容、分工、进展、结果等。注重监督“全过程”,“两代表一委员”定期现场督导调研,积极将基层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省、市研究。注重评估“硬措施”,将“民生微项目”落实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评,作为五星党组织评定重要参考依据。

金沙街打造滨江文体中心助力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提档升级,优化场地使用空间。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推进滨江公园和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大力引进文体行业龙头企业,升级原有足球场、篮球场,改造部分场地为游泳场、网球场,新建慢跑步道、滑板区、健身区,全面提升滨江公园绿化空间,打造珠江西岸高品质文体活动带。

二是坚持惠民为本,强化公共体育服务。建成用地面积约6.6万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体育公园,充分利用园内江畔的“金角银边”建设嵌入式文体设施,打造具有便民茶歇、阅享空间、童趣乐园、运动康复、爱心服务等功能的滨江文体中心党群服务驿站,制定“惠民开放、专业运营”的工作机制,引进高水平专业运营团队,推动社会公共体育场所实现共建共享新格局。

三是坚持品牌塑造,打造品质消费场景。重点引进顶级品牌赛事,丰富高水平赛事会展品牌矩阵,健全重大赛事服务保障机制,加强宣传报道,带动相关体育赛事产业链发展,擦亮金沙滨江赛事品牌金名片;推动非遗文化与滨江文体相结合,开展白眉拳、刚柔咏春拳等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以文融体、以体促文”赋予滨江文体中心更“厚”价值,让体育盛会转化为人文盛会;打造高品质体育休闲生活新场景,建设夜市经济区、网红打卡区、休闲露营区等特色消费产业区,探索“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商业”发展路径,做好文旅体深度融合文章。

鹤龙街高质量打造湾区中央法务区白云中心区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出台白云中心区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发展传统法律服务项目与仲裁、调解、公证等非诉讼服务,形成“一核两翼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细化责任分工,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以“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推动建设。

二是集聚要素资源。中心区一期依托广州律师大厦、DAYONE港澳智能法律服务基地,引入全国首批粤港联营律师事务所(分所)机构超40家。二期投资11.3亿元建设核心载体广州法务大厦,目前主体结构已封顶,意向入驻优质机构达22家。三期谋划建设知识产权大厦、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延伸法务资源链。

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出台促进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措施“20条”,引进全国优秀律所和律师,给予法务机构最高1000万元、法律人才最高15万元的扶持资金。与中山大学等高校法学院联合成立“法学高校联盟”,成立广东省法学会民营经济法治研究会,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壮大法律问题研究成果44篇。四是提升品牌价值。与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联合举办“首届广州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大赛”,引入“海上丝绸之路法律服务论坛”“涉外企业合规高峰论坛”,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上全球发布白云中心区母子标识,展示法治白云特色品牌。

龙归街深化农文旅融合奋力攻坚“百千万工程”

一是做好“规划文章”,以“谋划之笔”勾勒“典型村”美丽图景。街领导带头实地调研,定期研究讨论,合理谋划乡村风貌提升、道路升级改造、集体经济壮大等方面工作,高质量完成村庄发展整体规划设计。成立临时党支部,选优配强第一书记,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各部门和村级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做好“特色文章”,以“创新之笔”勾勒“典型村”独特图景。以“南濂里”文旅项目为圆心,细化项目综合服务党建网格,全力支持打造以“廉”“莲”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旅游示范路线,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2023年,以党建共建形式成立全区首个“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站。

三是做好“风貌文章”,以“宜居之笔”勾勒“典型村”崭新图景。依托基层党建流动宣传促进队,广泛开展“百千万工程”主题宣传,争取社会各方资源和上级支持,优化南村牌坊、卫生站、颐康站等基础配套,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强大合力。

四是做好“生态文章”,以“绿美之笔”勾勒“典型村”幸福图景。以“全域化、常态化”扎实开展党群志愿服务活动85次,示范带动群众植绿增绿3500余株,清理卫生死角百余处,稳步推进口袋公园绿化美化、沿塘碧道建设等工作,增添亮丽底色。

白云区发展和改革局探索“信用+停车”模式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  

一是盘活空间资源。采取“机团单位开放一点,‘两新’组织贡献一点,大型商业体调节一点,小区及村居盘活一点”工作思路,通过开发“边角料”空地、园区闲置空间等方式,为市民提供近1万个停车位,同步建立辖区车位信息数据库,充分利用闲置空间资源。

二是激励规范停车。重点围绕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题,在科学规划停车位、持续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的基础上,实行对规范停车的居民信用加分、违规者扣分机制。与市咪表停车公司、产业园区运营方合作,同步将路边停车位、园区边角区域停车位纳入信用管理,通过“先停车、后付费”的“信用停车”管理模式激励市民文明有序停车。

三是错峰共享车位。与辖内大型商业综合体合作,由商业综合体释放多余停车位,制定错峰共享车位停车规约,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移车逾时三次的群众将被取消共享车位资格,确保共享车位的高效利用,目前已向社会共享超过2000个车位。

白云区教育局多举措打造优质公办教育体系

一是公办学校扩容提质。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逐年提高,实现教育经费投入“只增不减”。近5年内新增公办学位约7.3万个,新建广铁一中白云校区、广东实验中学云城校区和白云校区、广州市培英中学白云新城校区等优质公办学校,稳妥完成一批“公参民”学校治理任务。

二是持续深化集团办学。成立了19个教育集团和13个教育联盟,形成“1913”集团化办学布局体系,推动“三类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打造集团化办学“航母群”,持续培育优质教育资源。广州培英教育集团、广州市六十五中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育集团、广州大同教育集团入选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养对象。

三是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通过“新开、回收、转办”等途径,着力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目前全区幼儿毛入园率101.19%,全区在园幼儿享受公办教育资源占比达到61.11%,享受普惠性教育资源占比达91.67%。全区共认定市级《指南》实验园25所、区级指南实验园99所。

白云区科工商信局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焕发新活力

一是高位统筹调度,有序推进企业实施数智化转型。区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调度企业数智化转型项目实施进展,建立各部门定期会商工作机制,紧盯各项目投资建设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

二是专项政策引领,营造数智化转型良好氛围。先后推出《关于印发广州市白云区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关于印发白云区化妆品产业数智化转型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数智化转型专项政策,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2024年4月《全市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制定情况督查专报》对白云区化妆品产业数智化转型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强化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数字化创新引领作用。

三是打造示范标杆,带动中小企业共同提升。聚焦传统产业,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选取12家不同行业且产业基础较好的企业先行先试,打造各行业数智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同时探索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予以示范推广,实现“试成一批、带动一片”,放大规模效应、提升政策效能。

四是加强政策宣贯,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分片区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邀请专家剖析讲解省市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咨询服务。今年以来,已组织召开5场不同类型政策宣讲会,对300余家次企业进行培训指导,极大地鼓励了工业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白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聚焦“三突出”探索绿美生态白云路径

一是突出要素支撑。抓好“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绿美建设,投入资金4200万元,开展山地造林、低质低效林改造等工作。打造六片山生态建设示范点,引入社会投资4600万元,打造集生态保护、观光旅游、森林康养于一体的城区型森林公园。安排乡村绿化经费731万元至涉农四镇两街,助力乡村绿化美化。

二是突出以绿生金。注重产业融合,做强做优龙岗黄皮、沙田柠檬等特色农业,扶持壮大欧派家居等林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康养等新业态,目前,全区共有6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023年全区林草产业总产值达375.2亿元。结合“一园两城三都四区”平台建设,打造民营科技园、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绿美生态型产业园区,引进新型储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重点打造“白云深处·诗画帽峰”、云溪湾等4条新乡村示范带,着力发展林下经济,带动林农增收致富。

三是突出绿色惠民。深入开展全域“大环境”提升工作,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推动遗留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加大城市公园建设力度,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化构建“林长+”工作机制,推动公检法部门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森林资源保护。开展绿美白云系列宣传活动,打造白云林长宣传品牌,扩宽社会资金募集渠道,广泛发动市民群众参与造林绿化,营造绿美白云生态建设良好社会氛围。

白云区供销社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一是搭建直供配送网络平台。搭建“供销社+N”合作模式,整合社有企业、村级基层社、农产品流通企业等资源,共建农产品配送网络,目前冷库容积合计约22380立方米,冷藏车32辆,可配送至珠三角及华南大部分地区。

二是加快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出资参股冷链集团公司,助力省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建设。积极盘活区供销联社物业,综合运用招商引资、合作共建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扩建冷库、改造提升农产品食材配送中心,成功将钟落潭镇2处物业打造成集分拣农产品加工、包装、仓储、冷藏、配送、办公、展销于一体的冷链物流园区,自运营以来向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堂配送约340吨农(副)产品。

三是支持建设冷藏保鲜设施。引导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农产品产地、种植基地建设一批冷藏保鲜设施,提高生产端收储能力。今年以来,服务、领办合作社销售禽蛋、果蔬等农产品8000多万元,帮助周边1000余户农户解决农产品储存问题,实现错峰上市、保鲜增值,有效增强农户应对风险能力。

南方+记者 谭超

通讯员 徐瑜婧股指期货杠杆比例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重庆股票配资申请_在线股票配资详情_炒股杠杆操作详情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